序厅
【前言】
1935年5月3日,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进入凉山,5月20日进入冕宁,5月28日全部离冕北上。其间,红军坚定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友善对待彝族群众,红军总参谋长、先遣队司令刘伯承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在彝海歃血为盟,使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百里彝族聚居区,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彝海结盟”是我党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光辉典范,是长征史上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彪炳史册。
【习近平讲话】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红军长征途中,刘伯承同志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传为佳话。
——习近平
【党史评价】
在北上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时,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在进入大凉山彝族地区时,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果基约旦(小叶丹)杀鸡歃血为盟,实现了民族团结,使红军顺利地通过这个地区。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第一单元:红军来到咱家乡
展示内容:介绍红军进入凉山、进入冕宁的历程。
第一组:进入凉山
展示内容:展示红军进入凉山的几个重要事件,包括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过西昌等内容。
第二组:抵达冕宁
展示内容:展示红军进入冕宁发生的相关事件。
第二单元:红军是咱亲兄弟
展示内容:展示彝海结盟的具体经过,突出彝海结盟事件的前因后果。
第一组:冕宁旧事
展示内容:展示20世纪30年代冕宁及彝族的社会背景。
第二组:团结彝民
展示内容:介绍党的民族政策,刘伯承等红军将领尊重彝族群众,研究彝族文化和习俗。展示红军的宣传材料,如传单、标语等,用于向彝族同胞传达红军的意图和承诺。
第三组:彝海结盟
展示内容:展示彝海结盟仪式的复原场景。(重点展示)介绍刘伯承和果基约达的结盟宣言。展示旗帜和其他纪念品,象征彝汉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彝海结盟后彝族同胞对红军的支持和贡献。
第四组:不朽丰碑
展示内容:总结彝海结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强调民族团结、平等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红军留在咱心窝
展示内容:介绍彝海结盟后的事情以及红军离开冕宁的事件(包括小叶丹妻子保护旗帜等),同时也昭示,长征既是当时的,也昭示着未来的,新时代我们仍然如同长征时期一样,在每一天走好每一步。
第一组:血脉赓续
展示内容:介绍红军在冕宁创建的党政军组织以及小叶丹夫人护旗的故事。
第二组:薪火相传
展示内容:介绍冕宁对红军的缅怀,对彝海结盟精神的传承。
【结束语】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史事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壮举和光辉典范,是民族团结的丰碑。
今天,冕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进一步用好冕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名片,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