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营市场化
我国的展馆大多是由政府出资或由政府进行银行贷款的方式兴建,政府拥有产权。展馆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同时作为展览业的物质依托,又具有必然的经济性,所以,展馆的运营必须遵循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
经营主体上,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实行经营业务外包,以弥补政府在展馆项目管理能力上的不足。政府负责展馆的兴建和行业管理,包括前期论证、投资策划、资金筹措与使用、项目转让或资产运作等,而将展馆的具体运营业务交由专业公司运作。南京国展中心、厦门会展中心、东莞国际会展中心等展馆在市场化管理方面迈出了第一步,率先进行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尝试。同时在经营理念上,展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了解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需求特点,来吸引组展商。
2)功能细分化
不同的展馆对组展市场进行细分,并确定各自的目标市场,承接专门性展会,实施集中性战略,在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方面为特定的展会提供实行专业化服务,以便在特定的组展市场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从而避免白热化竞争。例如,上海国际汽车博览馆,由汽车社会馆、汽车技术馆、名车馆、科普互动馆和临展馆构成,用于展示汽车发展史、汽车新技术和承办国际性的汽车交流会、新产品发布会、专业学术研讨会,成为汽车专题博览馆。
大型展馆应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实施差异化战略。展区能够根据会展组织者的要求进行分割与不同功能的组合,以满足会议、展览、节庆活动的不同需求。例如德国纽伦堡国际展览中心,展馆内部设有可伸缩性墙体,以适应不同展会在规模上和功能上的要求。
3)服务个性化
展馆的服务对象比较复杂,包括参展商、专业观众、一般观众和媒体记者等,其中,组展商作为展馆收入来源的主要提供者,是展馆直接的服务对象,展馆应设立“一站式”综合经营服务平台,全程跟踪、协调、落实组展商的各项需求。展前为组展商提供相关政策规定、批文申报、市场分析等内容的立项咨询;展后向组展商提供第一手的参展商满意度调查等资料。参展商和观众作为组展商直接服务对象,其对场馆服务的评价也会直接影响组展商对场馆的选择,媒体记者更是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展馆要为参展商、专业买家以及相关媒体提供一条龙服务,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
所以,展馆只有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组展商、参展商与观众的良好互动,适应和满足展览各参与方的需要,才能获得良好的声誉,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设施智能化
现代化的会展场馆需要完善的设施设备,以满足各类会展活动的需要,并为主办者、与会者、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全面、快速、优质的服务。除了中央空调、自动消防控制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地面综合布线、宽带上网等基本服务设计外,还可以将一些新技术纳入会展场馆设计中,如自动化管理系统、新型材料的运用、VOD国际会议功能、无线上网操作、数字会议网络等。提供以计算机为核心、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的现代化办公环境,向会员用户、参展商和网上查询者提供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各种信息增值服务,使经营者决策、客户关系管理、部门业务处理等建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之上。例如,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建造总投资超过5.6亿元人民币,其中智能系统投入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约占总投资的8%,包括结构布线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讯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卫星有线电视系统、消防报警控制系统及智能集成管理系统。是我国目前屈指可数的智能化会展场馆之一。
5)区域体化
由于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差异性,某一特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会向某一特定区域内集聚,在集聚的向心力作用下,形成了区域之间不同的主导产业,也形成区域会展经济的增长极。城市的等级性和主导产业的差异性,决定了会展要素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根据各区域的主导产业不同和城市的等级性不同,实行展会分工,进而实施展馆分工,打造各个区域各不相同的品牌展会,建设相应的品牌展馆,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以地方经济特色为本底的分工明确、错位竞争的梯队式区域展馆布局体系。同时,建立城市展馆联盟,遏制恶性低价竞争,发挥比较优势,在创新中求发展,共同推动城市展览业的繁荣,使城市展馆业的发展与会展市场环境相适应一各展馆之间在承办展会的主题、时间等方面,加强协调和沟通,避免重复办展。对任何展览来说,能够最直接也最有权威对主办方资质进行有效验证的就是展览场馆,展馆通过建立组展商的信用纪录档案,并在会员之间实行信息共享,重点扶植具有品牌效应和成长潜力的展览会,将不良组展商从城市会展市场中驱除出去,彻底根治骗展问题,使我国展览业从整体上步入良性竞争的轨道。2003年,亚洲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新达新加坡国际会议与博览中心和日本会展中心成立亚太会展场馆战略联盟,实施联合的市场营销与研究活动,定期交流三方各自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及当